5歲的自閉症孩子來上課。
一進到大門開始大哭了!
平常都是晚上上課但今天是白天,他說他不要進來琴房...。
媽媽,我要回家!
然後在地上打滾也哭了半個鐘頭。
當老師的我看了很不忍心,而母親也露出為難的眼神,遇到這種狀況母親都會問這下面的問題:
Q.我的自閉症孩子到底適不適合學習音樂?
A.在幼兒期學習音樂是唱唱歌並以律動的方式進行的,並非牽涉到專業層面。彈奏的部分也不多,適不適合取決家長的參與。
大人跟孩子的感受不同,大人覺得簡單孩子覺得難,是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看待事情,所以也不用對孩子太過嚴格,但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以正常孩子來說遇到困難時會想要放棄,更不用說是有障礙的孩子,一定要重複更多次,重復的學習並非嚴格而是從中讓他有所獲得。
每個孩子天生都有學習音樂的潛能,
若有從小培養,反覆練習,沒有適不適合的問題,與其說適不適合學習音樂,不如問父母親有沒有試著陪孩子一起與音樂成長了呢?
Q.我平常要上班沒辦法與孩子學習音樂,老師你有什麼辦法讓我孩子愛音樂嗎?
A.環境是造就孩子喜歡音樂的原因之一。
家長可以仔細想想平常有空時都是去哪邊了呢?
是帶孩子一同參與音樂活動還是帶孩子去看電影又或是到親子餐廳用餐呢?
如果在家裡無時無刻讓孩子看的電視是跟音樂相關,參與的活動也與音樂有關,我想環境會促成孩子在學習上面的發展,並也會對於這樣的學習產生興趣。他會覺得這一切比什麼都自然。
Q.我的自閉症孩子對於音樂沒有專注力他只是喜歡唱歌,他對英文看幾遍就會還有數學,難道他的興趣在數學嗎?
A.只要牽扯到學習,我覺得都是辛苦的,堅持真的很重要。
喜歡唱歌但不一定喜歡練琴的正常孩子也是佔絕大多數,這是正常現象,但只要他能唱歌就代表他有愛唱歌的心靈。
我認為正常孩子跟身心障礙最大的不同是,
身心障礙特別是自閉症在溝通上會有嚴重的問題。在幼兒時期到長大成人這樣子的問題其實都比正常人還有困難。
在幼兒時因為不善表達,更容易用哭鬧反應,長大後人際關係也是有所缺失。
於是藉由學習改善他們固着的性格,透過教育他們才能越來越好。
在幼兒時常常會有外界認為挑戰家長極限的事情發生。
但在本質上他其實是一個孩子,也有孩子的心態,只要家長堅持並不會對於他們一時情緒的反應立刻妥協,他們在下次遇到相同情況時就能以不同的情緒面對。
在初期音樂的學習是用律動跟唱歌方式進行,
相較於英文跟數學來說,是輕鬆許多的事情,
很多的因素在於家長要怎樣面對孩子在學習上的困難,
更重要的是家長面對這些孩子在別人面前做出非正常人的舉動時的心理感受,是否能調整並視為平常,
並能陪同他們在情緒上從高漲一直到緩和然後陪伴他們克服難關並與他們一同學習新的事物。
因為我們都明白身心障礙特別是自閉症孩子在學習新事物上會有排斥的情況發生。
而他認為是對的事情時他就很堅持不容易改變。
我認為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也因此我認為你們是偉大的,
但如果不學習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我想有時候孩子可能真的對於數字或英文比較敏感,但我們透過音樂的學習能培養孩子的氣質。
身障的孩子也可以活得很有氣質。
Q.更改上課時間或者逃避學習產生的情緒反應,家長要如何去面對?
A.我認為這真的很困難。
以家長對心肝寶貝的心態來說☆
他是有症狀的孩子上天已經對他不公平了,為什麼要那麼辛苦?
以學習層面來說☆
逃避的學習並不是好的,父母一時的妥協讓孩子覺得成功的躲過了一次的學習,
屢試不爽的情況,孩子已經沒有學會東西反而學到用什麼方法讓父母妥協。
所以我們又要回到上面的問題,如果不去面對孩子情緒上面的反應,他們以後會變成怎麼樣呢?
Q.無法抵擋孩子的情緒反應,家長要如何處置?
A.家長若真的因為這樣的過程已經筋疲力盡,
我建議那就帶孩子跟自己休息一陣子吧!
但是父母親要謹慎的思考上述的問題。
學習音樂本來就不應該是強迫的事情
是開心是很自由的。
只要評估好我想都是好的事情。
最後要讚美這些媽媽爸爸,
特別是我今天看到母親覺得抱歉的眼神,
我覺得很有感觸。